全國服務熱線:400-080-4418
摘要:目前,我國企業已在探索物流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總體而言我國的信息化建設還處在初級階段,還存在著如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低,基礎信息和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發展緩慢,物流信息化發展戰略欠缺等問題。文章從物流信息分析入手,對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對比研究了國內外物流企業構建物流信息化的文獻,然后具體分析了我國物流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上海網絡優化)
現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滿足客戶需求,并越來越呈現出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等發展趨勢,其中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核心。在物流信息化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物流信息及其相關信息,這些物流信息資源是企業重要的資源之一。在今天的信息網絡與知識經濟時代里,競爭的日益白熱化要求企業對自身的管理和市場要求做出快速反應,而建立現代物流信息化體系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在這種背景下,對企業構建物流信息體系的研究顯得很有必要。
1物流信息化系統概述(企業網站建設)
1.1物流信息化的概念
張鐸,柯新生(2004)指出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進行采集、分類、傳遞、匯總、識別、跟蹤、查詢等一系列處理活動,以實現對貨物流動過程的控制,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動。
1.2物流信息化系統的概念
琚春華,將長兵(2004)指出物流信息系統是物流企業按照現代管理思想和理念,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所開發的信息系統。可以理解為用系統的觀點、思想和方法,以電子計算機為基本信息處理手段,以現代通信設備為基本傳輸工具,通過對與物流相關信息的加工處理達到對物流、資金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持的人機系統。物流信息系統以物流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存儲的數字化、物流信息處理的計算機化等為基本內容。
2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上海企業網站建設)
2.1國外物流企業信息化現狀
2.1.1美國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1)普遍采用條形碼技術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準確性;采用基于互聯網電子數據交換技術進行企業內外的信息傳輸,實現訂單錄入、處理、跟蹤、結算等業務處理的無紙化。
(2)廣泛應用倉庫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來提高運輸與倉儲效率。
(3)通過與供應商和客戶的信息共享,實現供應鏈的透明化。運用JIT、CPFR、VMI、SMI等供應鏈管理技術,實現供應鏈伙伴之間的協同商務,以便“用信息替代庫存”,降低供應鏈的物流總成本,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2.1.2日本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日本物流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速度很快,物流業年均增長速度在5%左右,而物流信息化發展速度年均達到10%。物流信息化應用程度比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汽車制造業與部分專業物流企業。
(1)物流信息化的目標模式是以提高效率為核心,而不僅僅是追求單純的效益。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豐田汽車公司設計的物流系統。它把目標定位在,通過信息化管理,使對客戶的供貨期由35天縮短至15天。系統的各個物流單元都是圍繞著如何縮短供貨時間,提高供貨效率來設計解決方案,從而整合成一個高效率的物流系統。他們把提高效率視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增加了投入,物流成本也可能會增大,但卻贏得了時間和空間,提升了競爭力,擴大了市場份額,效益也就在其中了。
(2)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標準化程度較高,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物流信息管理軟件,實用性很強。包括倉庫管理軟件、運輸管理軟件、貨代業務系統、港口管理軟件、艙位管理軟件等。
2.2國內物流企業信息化現狀
2008年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對中國企業物流信息化現狀和趨勢進行了調查,針對物流企業信息化質量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Page](上海網站推廣)
(1)信息化意識普遍提高,信息化進程正在加快
由于調查對象主要是大中型企業,因此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統和企業網站的比例較高。大約74%的企業已經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統,大約77%的企業已有自己的網站,已建管理信息系統的企業,系統是內部局域網的和廣域網的各占大約一半。
(2)信息化水平仍處于起步階段
企業每年的信息激化建設不高。大約35.7%的企業每年IT投入不足10萬元,10萬~30萬元的占23.2%,二者合計接近60%比例。企業IT投入超過100萬元的不足18%,這與他們的營業額相比形成一個明顯反差。即使是大型企業,其信息化平均投入占企業營業額的比例也不足1%,與發達國家比較相差甚遠。
(3)應用整合困難
企業數據庫整合的比例低。采購、庫存整合比例高,但也僅有54%和43.7%。客戶管理整合的比例不足40%。供應商評估、運輸、配送整合比例尚不足30%。與合作伙伴或上下游企業實行系統對接的比例低。根據調查只有訂單系統的比例超過60%,配送系統對接比例不足35%,庫存系統、共用操作平臺和數據庫共享對接比例分別僅有24.6%、24.6%、21.7%。
(4)對系統建設總體評價不高
信息系統對決策的支持力度不強、系統開發費用高、功能不夠、跟不上業務流程變化是主要的問題。從調查結果來看約一半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對決策的支持力度不強,其中38%起到初步的支持作用,13%基本與決策無關。另一方面,大約39%的企業在利用數據分析對決策進行優化,大約10%的企業開始采用數據挖掘和智能系統。這也說明,通過信息技術對企業決策支持的潛力和市場空間十分巨大,目前僅僅是個開始。
3物流企業構建物流信息化體系的對策及建議(上海做網站)
物流企業信息化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物流企業對信息化體系建設的目的要十分明確,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及企業信息化體系建設的自身規律,分階段、分層次進行,科學規劃、穩步實施。
3.1創造良好的體制及政策環境
首先,要打破在條塊分割、在地方利益和部門利益作用下,物流企業因無法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而造成效率低下。國家要在制度上保障物流企業能夠根據企業自身發展需要進行資源的自由配置,同時應當制定和推行符合國情的物流產業政策以及相關的配套政策,它包括涉及物流產業的投融資政策,如鼓勵和扶持一些骨干物流企業在境外上市,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和再發展,給予一些骨干物流企業再技術改造的財政補貼、貸款貼息、銀行長期低息優惠貸款等;對物流產業立法,完善物流產業的法律法規,頒布實施物流總體規劃。
3.2加強供應鏈與物流一體化建設
現代物流的縱向集成需要加強供應鏈與物流一體化體系的建設,強調物流的微觀集成、自身集成與宏觀集成系統發展。
加強供應鏈與物流一體化體系建設的核心問題,是針對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雖然近年來政府和企業加大了對現代物流信息系統的投入,但從實施的總體效果來看,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物流信息系統的總體成本過高。究其原因,是因為缺乏先進適用并且經濟合理的基礎性關鍵技術。因此,要集中力量對現代物流關鍵技術進行研究開發,降低關鍵技術普遍使用的整體成本,以及對現代物流核心技術進行研究和開發,形成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加強信息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建設。關鍵技術的研發主要包括針對信息采集、快速反應、管理監控以及雙向通訊等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
3.3以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為契機整合信息產業鏈
信息化體系建設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系統的硬件平臺建設應在統一規劃的條件下與軟件建設同步,硬件的建設要與當前所處的層次相適應。由于信息化體系建設的各個階段對硬件要求不同,如數據的流向、數據量的大小等,所以不能追求一步到位,追求所謂的“更快、更好”,這樣只會造成建設資金的浪費。[Page]
3.4采用新標準和新技術建設物流信息平臺
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的方向是要實現標準化和革新化。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傳統的EDI方式存在很多局限性,已經不適應當前信息化發展的要求。目前,日漸成熟的擴展標識語言(XML)為EDI提供了在因特網上的解決方案。XML是一種與HTML有關的、功能強大的編程和數據庫工具的變速器。它是一種通用的表示法(數據格式),允許計算機存儲和傳輸那些能夠被其他計算機系統理解的數據,它保持了數據的結構和內容,而將商業規則從數據中分離出來。
4結束語(上海網站建設)
在物流企業日益重視經營戰略的情況下,建立信息體系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從目前來看,物流企業應加強自身管理及對信息系統的認識,把建設物流信息體系作為提高競爭力的因素來對待,這是一種形勢發展的需要。國家應加快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標準化進度,也要在制度上保障物流企業能夠根據企業自身發展需要進行資源的自由配置。同時軟件商應深入物流企業了解情況,為物流企業設計出真正適合其行業特征及業務需求的信息體系。
Copyright 2008 © 上海網至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1006570號-13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07386號